图虫创意
2024年的三伏天已经开始了,今年的入伏时间是2024年7月15日,出伏时间2024年8月24日,三伏时间长达40天,算得上超长待机了。
为什么叫做三伏?入伏出伏怎么确定?三伏天需要注意什么?听我慢慢道来,
在了解“三伏”之前,我们需要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“干支纪年法”,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,到今天已经有超过4000年的历史了。它利用天干和地支的组合循环来表示年、月、日、时,天干由甲(jiǎ)、乙(yǐ)、丙(bǐng)、丁(dīng)、戊(wù)、己(jǐ)、庚(gēng)、辛(xīn)、壬(rén)、癸(guǐ)10 个字组成,它们按顺序循环。地支由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12个字组成,它们也按顺序循环。像年、月一样,每一天也都会有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配合组成,比如第一天是甲子,第二天为乙丑,以此类推,天干10天一个循环,1地支12天一个循环,组合起来60天一个循环。
我们所说的“三伏”的起始的日子都是我国“干支纪日法”里的庚日。而为什么叫做“伏”呢?我们可以从这个字的本意来看,“伏”是一个会意字,单立人+一只犬,意思是说像狗那样地匍伏着。根据秦汉时盛行的“五行相克”,夏属火,天干里面的“庚”属金,金最怕火将它烧融,一到“干支纪日法”里的“庚日”,金必藏伏,于是火就能大肆热毒,使天气变得特别热。
有意思的是,英文里三伏天的英文词汇是dog days,大家头脑里有没有一直狗狗被热的伸舌头,热得趴在地上直喘气的样子,不过dog days和狗没关系,而是和天狼星有关,天狼星是北半球夜空中最明亮的恒星,天狼星又被称为“狗星”(the Dog Star),古代天文学家发现,在每年最炎热的这段时间,天狼星总是伴随着太阳同时升起,大家可以观察下。
具体而言,在我国的农历中,三伏天由初伏、中伏和末伏组成,其中初伏和末伏都是固定的10天,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(指干支纪日中带有“庚”字的日子)为初伏,第四个庚日为中伏,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,合起来称为“三伏”。看得出来,虽然“三伏”是我国农历中的节气,但是锚定夏至和立秋两大节气,反映了我国农历的特点,是阴阳合历。
“三伏”每年的时间有长有短,这是因为“干支纪日法”里的庚日早晚和夏至、立秋没有固定关系,夏至一般是每年的6月21或22日,立秋是每年的8月7日-9日之前,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6或47天,由于天干是10天一个循环,所以46-47天里,庚日可能有4个,也可能有5个,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,中伏为10天,三伏总共为30天,而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5个庚日时,中伏为20天,这种情况下三伏天为40天。有意思的是,过去10年,从2015年至2024年,连续10年的“三伏”都是40天。
“三伏”的确立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,《汉书·郊祀志》称:“伏者,谓阴气将起,迫于残阳而未得升,故为臧伏,因名伏日也。”在我国古代文化里,三伏天代表着凉爽的“阴气”藏起来了,所以酷热无比。三伏的天气绝对是妥妥的三高:温度高、湿度高、灾害风险高。
俗话说:“冷在三九,热在三伏。”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日子。有人可能纳闷,夏至是每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最北的日子,为什么下之后20多天的开始的“三伏”期间才是我国最热的时间,这个原因很简单,因为尽管夏至已过,但是北半球接受的太阳辐射依然超过向外红外辐射,北半球处于能量盈余状态,聚集的热量增加,温度持续走高,到夏至之后一个月左右达到温度最大值,我国大部分地区从7月中道到八月中的三伏天达到最热时段。
三伏时段与我国“七下八上”这段时间的相对应,即7月下旬和8月上旬,这段时间湿热的夏季风已经推进到我国北方,主雨带也北上到黄淮、华北到东北区域,这些区域夏季暴雨增多,空气湿度大,所以是这些区域一年中高温、高湿和高极端天气风险的时期。而我国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或影响,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,有利于阳光照射和地面辐射增温,这一大片区域以“干热天气”为主,近些年最高温度动辄飙升至40℃以上,是热射病高发季节和地区。
在这样高温干旱的日子里,造访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除了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以外,还带来水资源和清凉,所以东南沿海地区很多人对台风的情感比较复杂,有风怕风,没风盼风。但总体而言,三伏天是我国温度最高的时期,全国农作物生长旺盛,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,但同时,也是酷暑、暴雨、台风等灾害比较严重的时期,需要大家高度关注天气预报预警,确保平安健康度过三伏天。